焦點播報:動人的是“0.01元”背后的機智和善良

2025-10-11 10:20:41

近日,一則關于大連理工大學食堂楊阿姨的新聞溫暖了無數(shù)人的心。

該校一同學遺失校園卡后,被楊阿姨撿到了,她通過兩次刷0.01元的消費記錄,巧妙地為失主留下尋卡線索,提醒同學卡所在的位置,最終找到了失主。

“阿姨既聰明又善良”“阿姨簡直是‘信息工程學博士’”……


(資料圖)

從大連理工大學的師生,到廣大網(wǎng)友,無不贊嘆楊阿姨的機智與善良。

楊阿姨這0.01元,不僅幫學子找回了校園卡,更給大家“上了一課”。她或許并不知道什么信息工程學,更不知道什么高大上的數(shù)字技術,僅憑借著常識,四兩撥千斤,便將消費數(shù)據(jù)轉化成了充滿溫度的“尋人啟事”。這種“逆向操作”的思維,值得稱贊。

然而,比機智更動人的,是這0.01元所承載的善良內核。楊阿姨完全可以按規(guī)定將卡片上交,或置之不理。但她選擇多走一步,多費一份“舉手之勞”。兩次“0.01元”的背后,我們感受得到她刷卡時的小心翼翼。這份細心與妥帖,讓她的善良顯得格外真摯和純粹。

機智,讓善良擁有了精準抵達的能力;善良,則為機智注入了溫暖的底色。楊阿姨的小小善舉,完成了兩者的結合。她告訴我們,善良的底色,常常隱藏于生活的微小之處,為一個普通人在平凡事中,用一個充滿善意的舉動所點亮。

為何不直接放到食堂的失物招領處保管起來?楊阿姨表示,根據(jù)以前的工作經驗,學生不一定知道卡丟在了哪里,于是想到了這個方法。受楊阿姨的啟發(fā),為給同學們提供更貼心的幫助,大連理工大學發(fā)文稱:自即日起,各食堂將正式開展“一分錢尋卡行動”。今后,若有同學的玉蘭卡丟失在食堂,工作人員會通過刷取一分錢的方式在消費記錄中留下提示。

由普通勞動者的善心舉動發(fā)展成“尋卡行動”本身也很溫暖,這份溫暖的傳遞本身就極具意義,它不僅是對個體善心的肯定,更折射出對勞動者群體的尊重與珍視。這種溫暖的互動,既讓勞動者感受到被尊重的歸屬感,也讓更多人看見平凡崗位上的精神光芒,進而凝聚起更濃厚的社會善意,形成“善舉被回應、尊重成常態(tài)”的良性循環(huán)。

一分錢,金額很小,但這份機智又用心的愛,很重很重!讓我們記住這0.01元背后的機智,更記住這0.01元背后的溫暖。

[責任編輯:劉曉君]

標簽: 股票頻道 24小時直播

關閉
新聞速遞